“叫你来你就来,来到妹家妹安排,把你安排沙发坐,宣威火腿端上来。”宣威火腿非常出名,不但留洋国外,受到举世瞩目,获得巴拿马博览会金奖,还获得过国父孙中山的题词“饮和食德”,于是在宣威这样的一个火腿之乡,爱好山歌的乡民们怎么也抹不开歌唱宣威火腿的题材。
宣威火腿自产生腌制以来,已有三百余年历史,宣威山歌也是数百年了,于是,两者之间总是有意无意地碰到了一起。宣威人以出火腿为骄傲,送亲戚送朋友及求人办事首选的就是送火腿。“送哥送到绿阴塘,提支火腿送哥尝;哥哥去到昆明城,不要忘妹在家乡。”宣威人厚道,这样的民俗和情谊自然地被山歌反映了出来。
山歌中有关火腿的歌曲不仅唱离别、妹妹送哥到远方,也唱那些从远处来宣威的,譬如:“宣威火腿喷喷香,迷死多少小姑娘;嘴馋想吃香火腿,才来宣威找情郎。”这里的“迷死”是方言,可不是真正的迷死之意,乃是“迷住”的意思,不过情感比“迷住”进了一分。
宣威火腿是宣威人的风俗里讨亲嫁女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但酒席宴会要上火腿为主菜,订婚压八字讨亲那是必须要背火腿去女方家的。瞧,热恋中的女孩唱起了山歌,叮嘱上街置办订婚礼物的情郎:“情郎约妹去赶街,订婚礼物早办来;莫说小妹多一句,问你火腿给要买?”小伙则回答:“邀约情妹去赶街,准备订婚礼物买;喷香火腿家中有,挂得满壁前腿在。”宣威风俗,订婚等婚嫁习俗中背的火腿只能是前腿,而不能是后腿,后腿有后婚(二婚)之嫌。一般来说,宣威人卖出去或送人的火腿都是后腿,后腿味道较好一些。实际上在宣威农村,每年杀过年猪,人们是将前后猪腿都腌了的,制成火腿,人们若是不懂得这个习俗,只以味好讨亲订婚背了后火腿,那婚姻必然吹灰。
热恋中的少男少女由于生活在宣威,生活在火腿的海洋里,他们也常常借助火腿表达自己的爱情和思想,譬如:“鸡蛋黄来鸡蛋光,妹嘴更比火腿香;有心跟妹亲个嘴,胜过喝碗火腿汤。”“吃肉要吃火腿芯,恋妹要恋年纪轻;火腿芯子味道好,年轻小妹实爱人。”由于宣威人与火腿的关系,便形成了火腿文化和养猪文化,山歌中自然少不了,譬如:“远看情姐背驼驼,背上背个篾箩箩,一来上山打猪草,二来上坡会情哥,打不到猪草猪挨饿,会不到情哥不好过。”“郎到外面去苦钱,妹子养猪也不闲;苦来银钱供家使,养大肥猪好过年。”
当然,宣威火腿是宣威最有名的特产,由这个特产也带出了其他的特产,由此也有了一些别的歌谣:“吃烟要吃柳叶烟,吃肉要吃火腿片;火腿味道鲜又美,留洋外国誉满天”。“吃烟要吃柳叶烟,宣威火腿誉满天;吃酒要吃发着酒,倘塘豆腐色味鲜。”……这些歌谣增加了宣威火腿文化的厚重,让人们听了倍感亲切和难忘。可以说,宣威火腿和宣威山歌都是宣威文化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