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一地,在清雍正五年以前,隶属于沾益州,故当时没有作为行政区域名称使用。《明史·地理志》中载有:“沾益州、平夷卫之北有豫顺关、宣威关”。这时的“宣威”, 只是一个军事关口的名称,是明廷对乌撒用兵之后设立的,此时“宣威”一名方始出现,意为“设以示威”。
“宣威”一名作为行政区域名称“宣威州”的正式通行使用是在清代。《宣威县志》中载:“自永安铺以上仍为沾益,以下改设新州定斯名(宣威),意在宣布威德于乌(乌撒、乌蒙)东,使皆拱手听命也。”据此可知,“宣威州”一名是在清雍正五年(1727年)才用作行政区域名称正式通行使用。
“宣威”作为行政区域名称通行使用了196年后,到1923年,在广州举办的全国土特产品比赛会上,云南省宣威地方民族工商业的先驱、开明进步的爱国实业家、“火腿王”浦在廷先生经过艰苦奋斗,创制出的名、特、优美味食品——宣威火腿罐头,以其红白分明的色彩、清香悠长四溢和咸香带甜的鲜美味道及细嫩肉质的优良品质、食而不腻的口味、携带食用方便等等特点而获各方人士及美食家们的好评,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孙中山先生品尝宣威火腿罐头后大加赞扬,赠予浦在廷优美奖章,以鼓励他对发展宣威地方民族工商业的成就。孙中山先生又欣然命笔,为“浦在廷兄弟食品罐头公司” 亲自挥毫题书“饮和食德”,以表彰浦在廷“以和为人,以德经商”的美德。此后,宣威火腿名声大振,脍炙人口,誉满海内外,畅销国内各地并远销世界各国。“宣威”一名也随着火腿的畅销而名声远播。
1954年,当地人民群众向人民政府提出申请,要求废除“宣威”这一充满封建强权色彩的名称,于是就以县内榕峰山为名,将“宣威县”更名为“榕峰县”。“宣威县”易名为“榕峰县”后,“宣威火腿”也就随即改名叫“榕峰火腿”了。可是新改名的“榕峰火腿”无人知晓,卖不出去,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为了保持和发扬当地名牌火腿的经济效益,发展地方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1959年又重新更名为“宣威县”,后来又改为“宣威市”。从地名角度来讲,可以说是火腿救了“宣威”。
(作者单位:曲靖市文物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