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和食德”题词
饮和食德:给人吃(喝)后感觉到自在、享受和乐,享受到先人的德泽。简单说,饮要和谐,食应道德。
出处:“饮和”语出《庄子·则阳 》:“故或不言而饮人以和”;“食德”语出《周易·讼》:“六三,食旧德”。
宣威市文物管理所珍藏着一幅孙中山先生的亲笔题词:“饮和食德”。题词使宣威火腿名声大震,这没有异议。但题词中繁体的“饮”字少写一点,“和”少写一捺,“食”字少写一点,“德”字少写一横,四字各少一笔。相反,在落款“浦在廷兄弟食品罐头公司”中,孙中山先生给“在”字多添一点,让“廷”字中的“壬”往下出头。这么多的减减加加显然不会是笔误,内中定有深意,于是如何理解孙中山的题词,众口纷纭,争议中较有代表性的,当推支云华和耿国宝发表的文字。
支云华同志认为孙中山先生亲笔题词,“以表彰浦在廷以和为人,以德经商的美德”;“四字各少一点是指浦在廷的宣威火腿罐头企业和公司不够圆满,还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告诫浦在廷在成绩在面前不能骄傲自满;在字多一点是要浦在廷再努力一点,保持上进心和进取精神,‘廷’字中的‘壬’下面出头,是孙中山希望全国各地多出人才,发展地方民族工商业,搞活经济,使国家富强。孙先生且要浦在廷将‘和’和‘德’二字牢记在心,像对待日常工作生活的‘民以食为天’中‘饮水’和‘吃饭’一样重视,勉励浦在廷再接再厉,使宣威火腿罐头这一美食生产更上一层楼,使之更趋完美,这是孙中山先生对浦在廷寄予的殷切希望”。
耿国宝断言这样的理解是“浅显的、想当然的说法,这种流传贬低了孙中山题词的意义”。他认真考证了“饮和”和“食德”的出处:“饮和”语本《庄子.则阳》:“故或不言而饮人以和”。“食德”语出《周易.讼》“六三,食旧德”。然后他根据权威字典、词典对“饮和”“食德”的释译综合后解释道:“饮和食德”的意思是:“给人吃(喝)后感觉到自在、享受和乐,享受到先人的德泽”。耿国宝的文字到此是很雅的。接着他笔锋一转,写道:“孙中山用这四个字来赞誉宣威火腿,把人们品尝宣威火腿后的那种舒服爽口安逸的情态,惟妙惟肖的写出来了”。这比支云华等揣摸少点多点又高明到哪里呢?他又进一步揣摸:“孙中山先生这一题词还包含着对我们中华民族祖先无限敬仰之情。是的,当现在人们品尝这一美食时,可以想一想我们的祖先在人类发展史上是如何与大自然作斗争,是如何驯化包括猪在内的动物才有我们今天的美食佳肴,那么,你不是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享受到了祖先的德泽吗?”读到这里笔者不由得想到天主教徒就餐前的祈祷。唉,吃宣威火腿时要想这么多还能食出什么味道?耿国宝也同意题词还有层意思:“孙中山先生同这一赞语褒奖浦在廷,把浦开风气之先把宣威火腿制成罐头并推向国内外,振兴民族工商业、支持革命的功绩作了肯定”。
浦在廷早已作古,不能问了,浦在廷的亲人是怎样理解孙中山这一题词的呢?毛毛(邓榕)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介绍到她的外公浦在廷时写道:“孙中山为了鼓励浦在廷发展民族工业的成就,为浦在廷亲笔题词‘饮和食德’”。
笔者认为,支云华的考释,根据落款认定题词是题给浦在廷兄弟食品罐头公司而不是题给宣威火腿的,因此对题词笔划的多点少点很在意,而对宣威火腿不在意。耿国宝的释义恰好相反,先认定“孙中山用这四个字来赞誉宣威火腿”,褒奖人则在其次,因此对题词笔划多点少点必须在意的却偏偏不在意。其实诗不达怙,题词何尝不是?尽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求同存异,何必去论理解的浅显高深。
众口一辞的是孙中山的题词使宣威火腿名声大震,宣威火腿沾了名人效应的光,这是事实,但不是全部。就好比光打铁人的身板硬而铁不硬是打不出好钢来一样。据宣威人自己说,宣威火腿的腌制方法是祖先从江浙一带迁徙时带来的。中国三大名腿有:浙江金华的南腿、江苏如皋的北腿、云南宣威的云腿。若从明洪武十五年南征后戍边屯军算起,宣威腌制火腿的历史至少也有600多年了,而声名鹊起首推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接着1923年在广州全国各地名特产品赛会上获优美奖章。倘若宣威火腿不香,孙中山先生是不会给经销商、经销公司随便题词的;倘若宣威火腿罐头的经销商不是浦在廷,能不能得到名垂天下的孙大元帅的题词也难说。
浦在廷生于1870年卒于1950年,云南省宣威市人,祖籍江苏常熟。他有三子四女。长子经商;次子为黄埔军校一期生、后经商;三子留学日本,192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后脱党;四个女儿中,有三个即浦代英、浦石英、浦琼英(即邓小平夫人卓琳)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都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浦在廷生于书香门第,其父考取过清末乡贡,后开学馆授业,他虽14岁弃学经商,但家学敦厚。还是少年的他先跟着一个亲戚赶马帮做小生意,稍攒了些钱就自己买了几匹马,与人合伙组成马帮远涉东南亚,外销的货物中就有宣威火腿。走南闯北使浦在廷在开眼界,他看到宣威火腿运输困难,外观难看,食用不便,就想到把宣威火腿做成罐头。于是与人合资,从香港买回一套设备,于1920年成立了宣和公司,宣和公司罹难倒闭后,浦在廷独自另开办了宣威浦在廷兄弟食品罐头公司。公司制成的宣威火腿罐头很快行销国内并远销香港、澳门、新加坡、缅甸、越南、巴拿马、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内外共设立公司分号达26个。浦在廷不但具有灵活的经济头脑,而且具有敏锐的政治头脑。二十世纪初年,他关心国家大事,不但在经济上大力支持护国运动、护法运动,而且投身军界服务,支持孙中山的国民革命。滇军入粤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北伐时,他随军任粤滇军军需总局及烟酒专卖局局长,孙大总统授予他少将军衔,荣膺五等嘉禾勋章,并委任他为全国总商会会长。浦在廷既是中国最早的跨国火腿专营商、云南著名的民族工业实业家,又是一位“急公好义”(护国运动元勋唐继尧给浦在廷的题词)资助国民革命之人,孙中山为他浦在廷的公司题词喝彩助威便不难,便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能得到孙中山题词,既靠其物也靠其人,这才公允。
作为后人,我们能从孙中山先生的题词得到些什么启示呢?启示多多,笔都认为最首要的是要学习浦在廷先生的首创精神并为今用。浦在廷“开风气之先”,把火腿制成罐头,靠包装拓宽了销路,实现了宣威火腿生产的第一次飞跃,带动了当地其它民族工业的发展。近些年来,宣威在改善宣威火腿包装和整支外观及改良腌制工艺上下了很多功夫,从20世纪80年代起连获国家举办的展览会金奖、银奖,火腿生产形成第二次飞跃,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
但是,在食品相当丰富、保鲜手段相当普及的今天,人们不喜食腌制食品已是不争的事实。未雨绸缪,是到考虑宣威火腿生产发展后劲问题的时候了。宣威火腿为什么香?宣威人总结了有气候和腌制方法,饲料和猪肉品质等因素,其中猪肉品质良好当居首位。因此宣威应当充分利用已有的名牌优势和猪肉品质优势,打破单一生产传统火腿的格局,生产肉类食品系列,进而带动生猪生产、薯类生产等。如增加生产宣威午餐肉火腿肠、火腿粽子、火腿饼,猪肉松等方便食品,并且实行集团化生产和规范化经营,那么,宣威火腿、宣威猪肉食品生产必将实现第三次更大的飞跃。
这些小建议仅是抛砖引玉,为孙中山先生“饮和食德”题词添全点、横、捺要靠咱们后人共同努力。